影之旅大讲堂 | 中国传媒大学龙耘教授来我院讲座:后人类时代的数字伦理

2024年11月11日 09:00  点击:[]



2024年11月8日下午14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龙耘教授在第二教学楼208室作了题为《后人类时代的数字伦理》的讲座。长春师范大学文旅与电影学院科研管理负责人潘晓婷、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辉教授,旅游学科负责人李秋雨以及24级全体研究生参加活动。

本次讲座旨在促进理念的深度交互,增进我院师生对未来发展态势的理解,并激发我院学生积极关注技术革新,以适应并引领数字时代的需求。

本场讲座的学术主持潘晓婷,向在座师生介绍了龙耘教授。

 

龙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传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数字传播伦理专委会主任;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院长。

       韩国高丽大学言论学部(2003.9-2004.8)、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堡传播学院全球传播研究中心(2009.9-2010.9)及英国卡迪夫大学新闻、传媒与文化研究学院(2015.12-2016.11)访问学者。

担任国家社科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项目/节目评审专家;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社科文献出版社、中国电影资料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合作导师、《科技传播》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传播学·传播伦理”分支主编、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特聘专家等学术兼职。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等课题。相关成果曾获国际传播学会(ICA)优秀论文、国家广电总局优秀著作等奖项。本人系国家级精品课程“传播学”骨干成员,曾获“中央三台”奖教金及“传播学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主讲“媒介伦理”“当代中国国际传播”等课程,研究领域包括数字伦理、跨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新闻传播教育、族群离散与文化记忆等。


 


本场讲座聚焦于后人类时代下数字伦理这一前沿且极具哲思与实践价值的主题。龙耘教授着重指出,数字伦理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媒介伦理”与“传播伦理”范畴,成为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崛起的关键研究领域,正吸引着全球顶尖研究机构将其作为跨学科研究的重心。


 


龙耘教授详细剖析了从2018至2023年间数字伦理的演变历程,并提出一系列后人类时代背景下经典伦理学的革新议题。龙耘教授阐明数字伦理研究的核心特质,即运用全球视野与跨学科的研究路径,对现有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与原则进行批判性审视,探索替代性方案。她着重强调要针对人工智能及数字技术伦理挑战的实际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以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的重要性。


 


讲座接近尾声时,主持人潘晓婷进行总结。在提问环节,现场的师生积极参与,提出多个深入的问题。龙耘教授耐心细致地回答每一个问题,同时慷慨地分享了自己独到且深刻的见解。她特别强调,要深刻把握后人类时代经典伦理革新的精髓,认识到这一时代的核心在于淋漓尽致地展现人类的感情与思想,绝不能忽视艺术文本的内在价值。她鼓励同学们在阅读中不断自我提升,拓宽知识视野与思维模式,形成理性且成熟的认知体系与思维模式,从而在学术与专业发展的道路上稳健前行。最后,潘晓婷老师对龙耘教授的精彩演讲表达了诚挚的谢意,讲座圆满结束。

此次讲座极大地拓宽了在座师生的学术视野,以一种跨学科的通识教育拓展了学科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学院将持续加强并优化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致力于打造一个集思想碰撞、知识共享与创新实践于一体的多元化环境



(责编:张铭航 审核:潘晓婷 监制:钟磊)


 

上一条:影之旅大讲堂 | 吉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夏维波教授来我院讲座 下一条:影之旅大讲堂 | 吉林省广播电视学会播音学研究会主任孙国栋:语言表达创作之律对专业创作规律性的认识

关闭